卷八篇一:莫扎特如何爱她的妻子—C小调大弥撒

莫扎特在去维也纳之前的萨尔茨堡时期,由于雇主是克罗莱多大主教,创作了很多天主教弥撒仪式演奏的弥撒曲,但是这些弥撒曲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尽管也是非常优秀的宗教音乐,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甚至在莫扎特作品体系中的地位,都远远不如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两部弥撒,一部是他的天鹅之歌安魂曲,另一部则是他为自己的新婚妻子创作的C小调大弥撒。

1782年,莫扎特不顾父亲的反对,迎娶了房东的女儿康斯坦茨·韦伯,老莫扎特认为莫扎特在自己的事业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匆匆结婚,是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为了能够修补父亲的关系,以及说服父亲接受自己的新婚妻子,以及证明自己即使就这样结婚了,并不会影响自己的事业,莫扎特决定创作一部弥撒曲,以便他和康斯坦茨回萨尔茨堡的时候演奏,并且由康斯坦茨亲自演唱。到1783年1月的时候,莫扎特已经完成了这首弥撒曲的一部分,但是奇怪的时候,莫扎特自始至终也没有完成这首弥撒,最终仅仅完成了五个部分( “慈悲经”(Kyrie),1个分段;“荣耀经”(Gloria),8个分段;“信经”(Credo),两个分段;“圣哉经”(Sanctus),1个分段;“降幅经” (Benedictus),1个分段),而作为一部完整的弥散,还缺两部分(“上帝的羔羊”(Agnus Dei)和“赐我们平安”(Dona)),他们回萨尔茨堡演奏的效果,后来的音乐学者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说是这次回萨尔茨堡并没有弥补好和父亲的关系,康斯坦茨更是来了之后的第二天便回维也纳去了,有的则说是当时维也纳这边也对弥撒曲的演奏有诸多限制,所以莫扎特可能预料到即便完成也不会有什么演出的机会,所以莫扎特便没有完成的动力了。这首弥撒曲在萨尔茨堡演奏的时候,缺失的几个乐章都是拿他之前的创作凑出来的。

虽然莫扎特没有把他写完,但是留下的约一个小时的音乐已经足以使我们满足了,我是一个对于声乐不是太喜欢的乐迷,但是有少数几部声乐作品我却爱不释手,喜爱莫扎特音乐的人千万不要只去听他的安魂曲(也没有完成),一定要听听这部大弥撒。而且这部弥撒曲和莫扎特包括安魂曲在内的其他弥撒不同之处在于,这是莫扎特唯一一部不是受人委托,而是为自己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同时,虽然是部弥散曲,但是却包含着莫扎特对妻子的爱、对获得父亲谅解的期待,和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无限希望,反而没有一般弥撒曲中的虔诚和庄严,有的是莫扎特特有的人间大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他新婚妻子的爱。

莫扎特对妻子的爱是很具体的。康斯坦茨的姐姐索菲回忆到:“我很清楚地记得(康斯坦茨)有一次病了很久,当时我陪伴了她八个月。一天我在她的床边,莫扎特在作曲,我们两沉默地像在坟墓里一样。她在病痛中煎熬了很久后,总算沉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一个吵闹的信差进了房间,莫扎特生怕吵到妻子,离开推开椅子起身,这时他手里的裁纸刀滑落下去,深深地刺进他的脚中。虽然他平时对疼痛很敏感,但这次他没有发出声音。他示意我跟他去另一个房间,在那儿我发现伤口非常深。医生帮他愈合了伤口,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疼痛令他走路一瘸一拐,他还是没有让妻子发现这次事故。”

这部弥撒曲则是莫扎特对妻子爱的另外一种体现,他希望凭借这部弥撒获得父亲的谅解和对自己新婚妻子的接受,为此第一部分“慈悲经”中就给了妻子一展歌喉的机会,这个部分也足以让这部弥撒在音乐史上获得不朽的地位,在开头男女合唱营造出来的神圣庄严而又不失温暖的氛围中,女高音像一个女神一样出现,她的声音像幻影一样缠绕在广阔的大殿里面,这便是莫扎特心中女神应该是的模样,恢弘浩荡的合唱和乐队部分之后又把大殿全部包围起来,彷佛是莫扎特对他妻子的爱一样热烈而浓郁。

说起女神,作为男人,谁还没有几个女神?我记得第一个女神还是自己的孝义中学时候的一个从未见面的学姐,当时还是很单纯、好学习的文科男,从初中的时候就听说一个很厉害的学姐考学习特别好,然后考大学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从此之后这位学姐便成为了一个我这个小男生的女神,而中国人民大学也便成了我的女神校,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考上中国人民大学,见到我的女神。后来果然以非常高的分数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但是却得知女神早已毕业,当然也是见不到咯,而中国人民大学也让我大失所望,远远没有我想想中的女神校那么理想。但是令我欣慰的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我见到了我的第二个女神,她就是我们上一级的一个学姐,名字我现在还记得,叫杨瑛,本来她考上来的是新闻专业,后来因为喜欢哲学,所以转学到了哲学系,因为这个,她变成了我的女神,因为哲学作为一个让人望而生畏且工作前景不佳的专业,正常人是不会报的,而来哲学系的基本都是调剂过来的,像我这种人大任何专业都可读的分数,却报了哲学的人,就这么一个。所以当我发现她是从热门专业新闻系转过来的,而且还和我们一起上课,非常的欣慰,其实这位学姐特别朴素,大学四年,从来没见她穿过裙子,都是一个运动夹克和裤子,也从来不和人说话,走路也是急匆匆的,我彷佛在她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但是那时的我还是一个自闭倾向非常严重的人,见了女人都脸红,也是基本不说话,一直没有敢勾搭这位师姐,所以并没有和她有过任何沟通,直到毕业。后来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坐地铁的时候,当车门已经关闭的时候,忽然发现车门外一个匆匆走过的侧影,虽然不是正面,但是我一眼就看出是她,因为所有都没有变,还是在学校的时候穿的衣服,朴素的马尾辫,还有急匆匆的身影,只是造化弄人,车门已经关闭,地铁已经开始行驶,我就这样错过了最后一次搭讪女神的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第三个女神也是一位人大校友,但是我自始至终都没见过,也不认识,她是法学院的冯雅杉,比我还小三级,比我待会要说的另一个女神还小一级。我还是在16年的时候,听好基友讲起来,才知道冯雅杉的事迹,她小学的时候因为车祸双腿截肢,但是身残志坚,考上了人大法学院,后来被学院推荐到哈佛读LLM,读完回来之后又重新高考,2015年考取了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学习地球空间物理。当时我听说之后楞地目瞪口呆,然后被她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折服了,从此她变成了我第三个女神,后来我一直关注她的动向,最近百度了一下,发现今年7月份她已经顺利从地大毕业了,毕业论文还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有时候我也会为自己一直以来命途多舛、怀才不遇感到愤懑不已,虽然心态很好,但是毕竟年华易老,35岁仍旧一事无成,孑然一身,还是不能不感到阵阵悲凉和无奈,但是每每想起冯雅杉,就发现人生可以如此地不一样。我记起来我上初中地时候也差点被大车压断腿,只是当时幸运地逃离了厄运,但是冯雅杉就注定要比我们少两条腿嘛?她比我聪明,比我勤奋,但是因为命运的力量,失去了双腿,但是她却依旧那么自信、顽强地活着,而且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好奇心活着,我想这才能在这个世界千篇一律的人生中活出一丝不同,活出一些意义。相比之下,我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老婆,算个屁呀,我要是有冯雅杉的人生态度,还全胳膊全腿的,还怕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见冯雅杉一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