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篇五:莫扎特和维也纳香肠

昨天去沃尔玛购物,我买了两盒维也纳香肠(Viena Sausage),回来要吃的时候,GF根我说这可是莫扎特当年吃的东西。自己一听,回过神了,莫扎特后半生不一直都在维也纳吗,想必也吃过维也纳香肠。但是,我吃了一盒(有五根),发现并不好吃,都是肉,吃起来口涩发腻,不如国内的双汇火腿肠可口。心想,莫扎特当年吃着这种食物写音乐,的确不容易。生活的艰辛,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现在经济窘迫,读法学院把家里的钱全部花光了,但是我却“志存高远”,“穷且益坚” ,还想转学到更好的法学院去读书,更好的地方意味着更贵,奖学金更少,竞争更激烈,莫扎特当初是不是也和我的处境差不多。他可能比我要好多了,毕竟天才摆在那里,两把刷子还是可以生财解困的。但是当时有几个人意识到他的天才,或者即使意识到,有几个人真正地尊重并且呵护过他的天才。萨列里虽然并不像传说所言,毒死了莫扎特,但是无风不起浪,萨利里嫉妒莫扎特的天才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更不用说帮助莫扎特了,说不定莫扎特几次求职失败,都有他从中作梗。

莫扎特在生活中是个俗人,他当初离开萨尔茨堡去维也纳,我想并非怀着什么远大的艺术理想,可能仅仅是为了挣脱父亲的控制,能和韦伯家的姐妹厮混,过上逍遥自在的日子,这种叛逆心理是每个年轻人都有的。即使是个乖孩子,也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变现出自己内心的桀骜不驯。莫扎特不像那些最低级的叛逆孩子,比如离家出走(然后被父母找回来)或者和社会上狐朋狗友们彻夜泡巴游乐。他其实很乖的,从小到大,他都服从父亲的安排,父亲让他去巴黎,他就去巴黎,父亲让他去伦敦,他就去伦敦,父亲让演奏,他就演奏,这样一直持续了十来年,直到他成为一个完全超越父亲的人。莫扎特没有童年,或者说大众意义上的童年,他的童年都是旅行,演奏,取悦于贵族,他其实过早地便进入了成年。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生似乎没有长大,因为当他成年之后,内心的童趣在他离开了家庭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显露,但是在为了谋生而进行的繁忙事务之下,他的童趣被批上了一层黯淡的外衣。

莫扎特一生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他的那些私人信件,似乎一个人从来没有长大,几乎比我都恶俗。但是于此同时,他又能停下来,把纯洁的东西注入自己的音乐当中。这似乎就是一个叛逆的乖孩子的特征,虽然他叛逆,他仍旧很乖。相比之下,我就很悲催了,我从小也是一个乖孩子,我姐姐我哥哥都不爱念书,都是初中就辍学了,然后生活各个方面都没让父母省心。出生在这个环境里,按理我该也是那样才对,但是我却截然不同,一枝独秀,从小喜欢念书,父母都十分高兴,心想孩子总归是要多生的,这个不好,那个也会有出息。但是,读着读着,读出问题来了。首先,我读书太投入,在家里读,去了外面也读;小时候读,大了还读,读个没完没了,直到现在还在读书。结果父母开始承担不起了,总是劝我别读了,早点工作,成家立业算了。我又不听,因为我的想法和父母不同,这就是一种叛逆。莫扎特当初想法和他父亲不同,于是他到了维也纳,我呢,跑到了美国。妈妈每次打电话都哭,要我赶快读完,找个工作回国。但是我却要转学,实现更高远的梦想。当然,这么一来,我就得自己支持自己了,钱我是不可能再从家里要了。我悲催的地方就是人家莫扎特起码可以买卖音乐,我却一筹莫展,虽然今年早早就被一所不错的法学院录取了,但是钱我怎么搞呀。我也只能尽力去争取,继续考LSAT,虽然烦,但是考好了,可以争取几万美金的奖学金,相当于自己挣了那么多钱呢。

不过,莫扎特想必也不容易。其实,每个人看其他人的生活,往往只看到别人生命之中光炫的部分,却看不到他们艰辛的部分。我在其他人眼里可能也很牛,同样,莫扎特在我眼里也很牛,写了那么多好听的音乐,多令人羡慕。但是,生活中的艰辛他可能没比我少经历。其实,一旦我们能够体会到别人的艰辛,奋斗的动力也就有了,因为这意味着任何荣耀都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即使天才也不例外。想象莫扎特当时一口吃着维也纳香肠,一手写着音乐,他肯定也在知道有的人,可以不用像他这么穷酸,比如萨列里。但是他肯定没有在羡慕这些人,他宁愿吃维也纳香肠度日。这是他成熟的地方,当然在别人眼里只是一种愚笨和无奈。莫扎特一生其实没有安定过。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求的不都是个安生立命吗?求学也好,婚嫁也好,目的都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这在外人眼里就是很让人羡慕的了。我的一个同学,和我一样,是个愤青,我劝他出国,别在共产党国家消磨生命,他却说女朋友不出,他也就不出了,在国内找了个工作。一个当年指点江山的汉子,竟然也被家庭所羁绊,失了生命的刚性,让我唏嘘不已。不过有可能人家觉得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我这种人可以想象的了。他的选择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他们都没有什么精神依托,可以依靠的只能是家庭,工作,如果没有这些,他们可能就没法活了。莫扎特何尝不是这样,他需要家庭,所以不顾父亲反对和康斯坦次结婚,他需要工作,并且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

当然他无论家庭还是工作,都没那么让人羡慕。但是,他可以做到让人羡慕,维也纳没有发张空间,他可以回萨尔茨堡嘛,就算在维也纳,他如果能稍微委曲求全,四处打点,混到萨列里那种地位,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但是他没有这样做,首先,他不想,其次,他也不能。在他四处潦倒的时候,是什么让他支撑下来的?是他另有可以依靠的东西。不仅仅是音乐,而是对音乐的渴求和不求回报的奉献。每个人的生命总得有依靠的东西才能生存下去。只是大多数人没了家庭和工作就没有其他东西了,莫扎特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他自己的内心,这种信念让他快乐地活下去,完成他对音乐的职责,然后再离去。

所以每当意识到自己的窘迫和困境,我便想象莫扎特,我也是有自己的梦想的人。其实每个人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梦想,只是在生命的重压下,梦想都一点点地磨损甚至消失了。我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超越了所有我从前认识的人,最难以超越的是自己的内心,它要同时背负着梦想和现实的重压,如果我能把一生之中可能是最艰难的时刻挺过去,我就会像莫扎特一样,永远和别人不一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