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二):F大调钢琴协奏曲,K.459

毕业后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呢?恐怕只有真正经历过毕业的人才能说得出来。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我就是这么一个毕业了的人,而且还是一毕业就失业了的人。直到毕业才发现我还是很想念那个学校的,似乎不仅仅毕业有这种感觉,当初离开家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好像也是这种感觉,觉得家里早已经呆地很烦了,可是一到学校才发现非常非常地思念家里。人进入了校园,许多原来在家里拥有的感觉就会消失,人踏入了社会,许多原先在校园里面拥有的东西也会消失,我们可能会很怀念这些东西,但是这些感觉的消失本来就是人成长的一部分。难道我们可以不走进学校,不踏入社会吗?当然,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比较难受,尤其是当我重新拾起心爱的莫扎特笔记的时候。

现在发现,我写笔记的速度实在太慢了。从计划开始写到现在为止,已经快写了一年的时间了,可是才刚刚写了十来篇,而且大约一半都是以前写的东西。原因就在于事情太多了,我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关心它。虽然我对于考LSAT,读法律的兴趣远远小于对于莫扎特和笔记的兴趣,但是我必须把前者放在首位,给予它们足够多的时间,因为没有它们可能我连生存都是问题了,哪还有闲情逸致来写我的笔记呢。今天,经历了毕业之后各种复杂的心路历程,我又可以一个人静静得坐下来,拿起我珍藏的唱片,重新打开尘封已久的笔记。它们就像这个世界上最忠实我的小伙伴一样,即使我那么久没有关心它们,它们仍旧在那里,没有怨言,耐心得等我回来。其实,我的心也永远没有忘掉它们,只有和它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才会忘掉这个世界上很多我不想去想的事情,脑子里只有莫扎特,还有我这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文字。

现在似乎又重新感受到了以前在学校写笔记的时候的感觉了。每当我学习累了,或者别人喝酒玩乐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便拿出莫扎特的唱片,不管是哪一张,深深地沉浸在里面,然后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当然,这样的时候很少,要不我现在不可能只写了十来篇笔记。我的确很怀念这些时候,在学校的时候,我还可以这样在这样慵懒的状态下留下一些东西,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不用担心工作,不用担心房子,也不用担心吃饭,可以完全把心思放在音乐之上。直到离开学校才发现要找一个这样的时候更难,但是现在我总算可以暂时忘掉许多东西,又一次坐下来,重新拉起我的沉默忠实的小伙伴的手,继续和它交谈,把内心的话语说给它听。现在想想,如果笔记是有生命的话,那么它的生命无疑是我赋予的,它会怎么看我呢?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不过今天我就不计划解决了,留着以后再说吧。

不管怎样,我现在又开始写我心爱的笔记了,虽然最近的心情比较复杂,但是总的来说是欢乐大于忧伤,甚至能够享受到这些欢乐,我觉得经历那些悲伤也是值得的。那我就以莫扎特的第十九钢琴协奏曲作为笔记重新开始的见证吧。说实话,以前认真写过的几篇笔记,心情仍旧是很沉重的,或者这就是我写作的风格。我写东西的时候总是想到一些关于人,关于世界的根本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往往是和快乐没有关系的。还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一个课堂作业,要每个人就一个哲学话题写一篇文章,我就以永恒为话题写了篇几千字的小文章,同宿舍的同学争着来看,没想到他们看完之后都惊诧于我为什么把永恒写得那么悲观,我当时说,永恒难道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吗?当时我正是这么想问题的,可能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想问题的,即使现在,就算我脑子里面有无数的笑话,就算我发现了我早已忘记的幽默天分,我仍旧会这么想问题,我总是在任何事情,任何问题上预先悲观沉重地分析一番。

现在我不是这样,也许以前是这样,也许以后又会变成这样,但是起码现在我不是这样,我不想再想以前的,也不想过早得探视以后,只想好好的经历自己的现在。虽然我LSAT暂时失败了,虽然我毕业以后滞留北京,颠沛流离,但是我却活得很快乐。莫扎特写这首钢协的时候也是类似的精神状态。它作于1784年11月12日,虽然莫扎特的一生并不是一个很快乐顺利的一生(当然不妨碍他自己很快乐),但是这一年却是他的一生中非常忙碌和成功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他连续写了六首钢琴协奏曲,这首F大调就是其中的最后一首;在这一年中,他还加入了共济会,成为了一个虔诚的Freemason;也是在这一年,莫扎特遇到了海顿,这么一个虽然年级比他大很多但是却是维也纳唯一的欣赏他的才华的人,莫扎特亲切得称他作“爸爸”。我们在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一开始就听到的那个活泼欢快的旋律虽然没有任何资料证明和他这一年的经历有关,但是我宁愿相信它们是有关系的。因为我相信,即使是莫扎特这么一个在生活之中喜欢开玩笑,对世界上的事情看得很开的人,也只有在心情真正愉快的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旋律的,而且它的灵魂贯穿了整部协奏曲,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这部钢琴协奏曲几乎就是在这个旋律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我想,他在这个时候也才真正开始相信快乐的存在。

其实,当我们在生命之中开始相信一些东西的时候,生命也才开始变得有生命的气息。人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呢?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儿童时期,一个是恋爱的时期。在我们还是少不更事的孩子的时候,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于我们周围的一切都相信那是真的,即使它们不是真的,即使它们在成年人眼中简直就是幼稚不堪的东西,但是孩子却的确相信它们是真的。于是他们的幻想的世界开始越来越大,他们的心灵甚至比我们这些成年人都要开阔,因为在孩子的心中,心灵是无限远大的,这个心灵连那些最幼稚的东西都可以包容,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包容的呢?正因为这些,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总是寻找到那么多的快乐,这些快乐人越老成越无法理解。然后忽然有一天,某些人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儿童时期,那是因为他们恋爱了。当然,所有的人都会恋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爱情本身,只有一部分人像是儿童相信他们所幻想的世界那样相信爱情,于是这些人就像儿童一样在自己的爱情的世界中寻找生命的那些因为相信而带来的快乐。或许有人会说,儿童的世界是虚构的,爱情的世界难道不也是虚假的吗?但是难道这个世界就真的只有那些不虚假的才有意义吗?我觉得这样想的人从来都不会相信一些东西,那么他的生命之中就永远缺少一些东西,的确,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都是幼稚,天真的产物,但是世界上只有天真的才是最甜蜜的。

宗教在许多人看来是荒谬的,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它呢?或者为什么每一种语言都有信仰这个词汇呢?其实对于生活之中那些确定无疑的东西,我们是没有必要相信它们的,因为它们早已经确定地摆在那里了,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恰恰是那些不确定的,或者荒谬的东西。正是因为它荒谬我们才相信。儿童相信他们的幻想,恋爱的人相信永恒,这正是他们快乐的来源,虽然本原是荒谬,但是信仰确实真的,快乐也是真的,我们要达到真,似乎只有经历这一步,而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幼稚的表现,我想这就是他们不能理解莫扎特的原因。

现在我的脑海里面还回旋着那个追逐的旋律,我想莫扎特当时真的很快乐。不管是因为我们所知道的那些经历,还是他生活之中其他的一些经历,我却愿意相信,他把自己的快乐写成了这个旋律,然后用它演绎出整部协奏曲。他的这份快乐可能真的就和儿童或者恋爱的人的快乐是一样的,在最后一个乐章之中当音乐背一个俏皮的赋格打断的时候,难道你不发现这背后是一个多么童真的心灵吗?即使他都已经有了婚姻,有了孩子,但是他还是这么天真,这些音乐回旋在我们脑海之中的时候,又有谁会说它幼稚呢?

写到这里,发现又写不出来,那就到此为止吧。本来好久没有写,大脑也生疏了很多,本文就算第二卷的开篇吧,我相信以后其他文章会写好的。

零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