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1月6日佩拉西亚的北京音乐会结束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期间我甚至都忘了这次音乐经历了,但是事实上我个人对这次音乐会还是蛮重视,尤其是它算是我第一次主动去现场听大师级人物的音乐会。在此之前,我基本是一个唱片控,对现场音乐会没有什么兴趣,总共听过的音乐会屈指可数,而且都不是名家音乐会,现在我已经忘了那[……]
迟来的观感:佩拉西亚2014年北京音乐会

距离11月6日佩拉西亚的北京音乐会结束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期间我甚至都忘了这次音乐经历了,但是事实上我个人对这次音乐会还是蛮重视,尤其是它算是我第一次主动去现场听大师级人物的音乐会。在此之前,我基本是一个唱片控,对现场音乐会没有什么兴趣,总共听过的音乐会屈指可数,而且都不是名家音乐会,现在我已经忘了那[……]
前几天我收到Vlerick负责Career Service的大妈Joke(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不过想想中国人也会取名为某笑,也就不足为怪了)的linkedin邮件,问我找到工作没,她在统计我们班的就业率,我于是把自己Linkedin的工作填上了Analyst,没想到还收到几个同学们的赞,[……]
前几天在家过中秋的时候,发现华为手机还能自动设置铃声音乐,我本来就讨厌手机自带的铃声,于是就想挑一个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铃声,没有想几秒,我就选定了音乐——我敢保证整个中国不会有第二个人选同样的音乐,如果有,让我做什么都行(除了搞基!)——普塞尔《戴克里先》配乐中的一首悲歌“如果音乐是爱情的食粮”,英[……]
我发现如果做一个不太严格的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惭愧我是在商学院的时候才知道这个统计学术语的),人的痛苦指数是和成熟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的,而且两者不仅仅相关,而且还有因果关系。成熟的前提是成长,而成长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中会积攒许多的回忆。越是年轻,回忆越少,当年龄愈来愈大,[……]
要说写这篇闲文的缘由,其实是挺无聊的,一个原因是我发现都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更新文章了,连我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了,其实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非常严肃和深奥的问题:“死亡以及永恒”,并且已经决定拿出半年的时间来写一篇文章来记录我这些天思考的结果。之前的一个月,可能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如此[……]
我一直都想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写在2013年圣诞节期间的那次中欧之旅(行程可见我的另一片文章《呕心沥血一下午排的旅行计划表》),尽管是一次非常拮据的穷游,但是我的确是去了在这个世界上最想去的两个城市:维也纳和布拉格;另一方面,我却不知道该整理这次旅行中的各种情绪和感触,它们到底是兴奋的、激动的、迷茫的,[……]
这么多年来,我的音乐欣赏偏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对音乐速度从早年偏爱的“快”变成了现在迷恋的“慢”。一开始,我对马里纳等人的风格非常吹捧,但是到了现在我已经完全受不了这类型指挥家“轻快”背后的“浮浅”,我所钟情的指挥家无一例外不是以“慢”著称,比如朱利尼,切利比达凯[……]
钢琴三重奏曾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音乐体裁,尤其是当我已经从大乐团的交响曲和协奏曲那里找寻不到我需要的安宁和沉思的感觉之后,作为室内乐的代表性体裁,钢琴三重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最爱,而莫扎特又作为我最喜欢的作曲家,他的钢琴三重奏自然也是我听地次数最多的音乐了,但是从现在看来,他的所有三重奏里面,我最[……]
作为一个忠厚老实的山西人,我也算是一个性情中人了,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喜怒能形于色,而且现在我对生活的满足点已经低到不要再有想想就反胃的小组作业就行了,上周给国内的高兄通话的时候,他竟然听出我的心情比以前好多了,这还真是事实,一想到再挺一周,就可以和小组作业说再见了,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难免就表现出来[……]
如果说让我选择所有音乐之中最伤感的乐章的话,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莫扎特最完美的作品:钢琴协奏曲K488的第二乐章,这首以F小调写成的慢乐章使用了当时欧洲非常流行的西西里舞曲(Siciliano)节奏,成为了莫扎特式悲怆的巅峰之作。
无论在莫扎特之前还是莫扎特之后,西西里舞曲在音乐创作中都是非[……]
本来彻底戒烧了,一是没钱,二是发现就我现在的那点破器材,网上下点APE足够了,而且自己本来就是个爱乐人,不是纯正的发烧友,没必要为了那些完全可以替代的唱片花费那么多的资金,还不如把那些钱放到期货市场上吵吵呢,说不定还能翻番呢。
但是唱片对我来说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魔力,昨天和孙兄本来就是想去根特本[……]
自从去年普金统治下的俄罗斯简单粗暴地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之后,俄罗斯便开始成为西方世界的众矢之的,各种制裁蜂拥而至,到了最近更接近了巅峰,俄罗斯卢布遭受到了雪崩一般的打击,幸亏我现在身上也没什么现金,否则肯定按捺不住去炒卢布去了。
其实俄罗斯不受西方白人世界待见,并不是因为普金强硬,也不[……]
维瓦尔第在世的时候不仅仅以其小提琴演奏和作曲而闻名,而且也写了不少非常优秀的声乐作品,其中包括已知的四部清唱剧,但是这四部清唱剧中,只有一部流传至今,它就是《犹滴的胜利》(Juditha triumphans devicta Holofernis barbarie)。这部在中国鲜有人知的清唱剧其实也[……]
莫扎特在他的晚年写下了他生命之中最后的几部重要作品,包括三首普鲁士弦乐四重奏,一首钢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奏鸣曲,魔笛还有安魂曲.在此其间,由于受著名的单簧管演奏者斯塔德勒的高超演奏技巧的启发,他为单簧管写下了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都可以列为作曲家最重要的作品,尤其是两者细腻动人的第二乐章,真实地刻划了莫[……]
圣诞节期间去维也纳和布拉格旅游之后,一直想给这次的旅行写个游记,但是迟迟无法动手,除了开学之后的一大堆作业之外,原因之一是我想装一次B,用不那么三俗的说法就是我想认真地写一篇伤感的游记,所以我需要酝酿心情,还要有足够的闲暇,估计这两个条件要具备,得等到毕业之后了。结果还没等我把维也纳的心情酝酿好,伦[……]
今天是2月14日,即西方所谓的“瓦伦丁日”,换成人话就是“情人节”,如今中国依旧崇洋媚外不改,这一天自然全国上下阵阵骚动,除了电商,旅馆赚个彭满钵满之外,自然少不了无数对异性(当然,也可能是同性)之间“啪啪啪”的激情大战,我想,这天晚上这些激情男女排放出来的体液放在一起估计能把整个北越给淹了,当年的[……]
都不记得多少年之前了,我买了一套EMI廉价版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集(并不是全集,也不全是小提琴奏鸣曲),直到多年之后它成为了我最爱不释手的一套唱片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它到底见证了我生活的多少沉浮和多少坎坷。这套唱片其实很出名的(否则EMI也不会把它再版),钢琴是隆克维奇,小提琴是齐默尔曼,这两位当年尚[……]
难得这么忙的时间里还有兴致写一篇生活随笔。中午吃完饭出去走走,消化一下,我是昨天才发现就在我的公寓后面有一条小河,然后河边的小道上可以散散步,今天是周日,商店都关了门,路上也没有什么人,更加难得的是,今天是这个欧洲小城难得的艳阳高照的晴天,出去沐浴在冬日里温暖的阳光下,心情的确好了许多。
最近[……]
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拜占庭的讨论,很有意思,摘录如下,后面括号内有我的短评。
问:东罗马军战斗力怎么样?
答:
除了四首长笛四重奏,莫扎特还谢了两首长笛协奏曲,一首为长笛和管弦乐队写的行板和一首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不难想象,莫扎特为长笛和乐队所写的音乐和他为长笛写的室内乐一样,也都是为交作业而创作出来的。其中,两首长笛协奏曲的委托者和四重奏的委托者是同一个人,都是荷兰的长笛演奏家Fer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