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中的黑色幽默

今日读宋史,读到一篇脊背发凉的传记,传主叫祖士衡,虽然有立传,但是史上名气不大。祖士衡最高官居“同知通進銀臺司”,这个官职很大的,属于宋代中央权力中枢中的封驳机构,对皇帝下达的诏令是有驳回权的。可以说,离宰相就是一步之遥的距离,但是祖士衡虽然少年得志,但是享寿不长,四十而殁。

关于他的早逝,《宋史》记录了一段极富聊斋气的故事,说他小时候,有个僧人会看相,看到他后,说此儿骨骼清奇,如果能年过四十,必然位极人臣,结果他39岁的时候,死于任上,一股宿命论的黑色幽默扑面而来。以下是原文:

“祖士衡,字平叔,蔡州上蔡人。少孤,博學有文,為李宗諤所知,妻以兄子。楊億謂劉筠曰:「祖士衡辭學日新,後生可畏也。」舉進士甲科,授大理評事、通判蘄州,再遷殿中丞、直集賢院,改右正言、戶部判官。未幾,提舉在京諸司庫務,遷起居舍人、注釋御集檢閱官,遂知制誥,為史館修撰,糾察在京刑獄,同知通進銀臺司。天聖初,以附丁謂,落職知吉州。言者又以在郡不修飭,復降監江州稅。士衡兒時過外家,有僧善相,見之,語人曰:「是兒神骨秀異,他日有名於時,若年過四十,當位極人臣。」年三十九,卒於官。”(见卷299本传)

僧人说的“位極人臣”当指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在宋代,这个也不太可能),祖士衡就差一步了,《宋史》评价他“始为名臣,终鲜大过”,这个评价是很不错的,虽然有记载他晚年因攀附丁谓,从同知通進銀臺司被贬到地方官,但是也不能说有大过。假设他多活几年,说不定还能升上去,只能说造化有定,非人力所能及。

不过也能看出,能活得久其实也是一种硬实力,三国里,笑到最后的,偏偏不是那些天纵奇才,而是最能苟活的司马懿,而天纵奇才们,大多都很短命,最后还不是被司马懿摘了桃子。

祖士衡有一首诗,也是关于僧人的,叫《送僧归护国志》,是典型的宋代风格的律诗,句句都有典故,但是和黄山谷的上乘货比起来,斧凿之迹还是很明显的,不过写的也很好,贴出来欣赏一下:

雪中问法传宗印,日暮裁诗变楚骚。

香积诸天修净供,蒲茸三殿赐新袍。

夜禅锡驻青鸳刹,晓渡杯陵白露涛。

参罢虚堂惟宴坐,风松露桂海蟾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