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三重奏K442

众所周知,莫扎特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大调,小调作品屈指可数,但是少数的几首小调作品在思想性上都胜出一筹,这些小调作品经常表现出超出他一般风格的严肃性和思想深度,这点在他的一些未完成的作品片段中尤为集中,比如安魂曲,钢琴和小提琴赋格,包括这首D小调钢琴三重奏K442,但K442相对前面这几部作品,知名度并不算高,一个原因是它并不完全是莫扎特的作品。

K442正式叫法是“为钢琴三重奏所作的三个片断 (Drei fragmentarische Triosätze für Klavier, Violine und Violoncello vollendet)”,从这个叫法能看出,这首曲子并不完整,是莫扎特未完成的作品,《音乐圣经》说大概作于1786-1791年间,这个时间跨度很长,差不多跨越了莫扎特中期到晚期的时间。它的编号虽然是442,看上去像个中期作品,但是从这三个片段的气质来看,它们更像是莫扎特的晚期作品。BBC出过一本莫扎特室内乐的音乐导读,里面说这三个乐章写于1783年8月(见Alec Hyatt King,Mozart Chamber Music, 花山文艺,60-61页)。但是,我倒觉得这三个乐章,不确定莫扎特是否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钢琴三重奏写的,更有可能是莫扎特不同时期写的三个未完成片段,只是后人把它们拼凑成一首曲子。这个后人是Maximilian Stadler,他是个修道士,也是莫扎特的友人,莫扎特死后他负责处理莫扎特的遗产事务,莫扎特一些未完成的作品也由他续完,包括这首三重奏。K442的第一乐章,只有两页(大约50小节)是莫扎特亲自写的,剩余的部分是由Stadler完成的,第二和第三乐章莫扎特完成的部分比较多(分别是150和169小节),但是也不是完整的。听第一乐章的时候,能感觉到这个乐章中的大提琴部分相对较次要,大多数时候是钢琴和小提琴在唱主角,大提琴只起到一点点辅助的作用,基本没有独立表现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这首三重奏在作曲技巧的完备性上是有欠缺的,这可能也是音乐界不重视它的原因之一。

前面说了,Alec Hyatt King的音乐导读里说这三个片段无足轻重,所以并没有提供关于这首三重奏的导读。它在音乐界的待遇很类似,很少有室内乐团录制这首三重奏。我也只是在Philips出的全集里才有幸听到这首三重奏由美艺三重奏录制的版本。但是我完全不同意Alec Hyatt King对这首三重奏的评价,我听遍了莫扎特的所有钢琴三重奏,印象最深刻的恰恰是这首。一开始我没有记住它的编号,经常工作的间隙,忽然脑海中就会闪现出第一乐章那个坚定而又忧愁的旋律,我就想找这首三重奏听听,我以为它是莫扎特其他更有名的三重奏的一首,但是翻遍其他三重奏之后发现都不是我想要听的这首,直到最后,才发现是这首未完成的片段组成的三重奏,即便在美艺三重奏录取的全套唱片集中,它都被放在最后一张CD的最后一首。

这首三重奏最特别的一点是它的小调性质,莫扎特其他钢琴三重奏都是大调作品,所以K442在莫扎特的钢琴三重奏,甚至室内乐作品中有非常独特和重要的地位。D小调首乐章的阴郁气息带给人的是一种从莫扎特其他钢琴三重奏,甚至他的其他作品中都难以感受到的浪漫主义气质。但是,虽然这个主题较为阴郁,但是又很坚定,这种感觉部分来自于开头的那个齐奏,这种类型的齐奏在莫扎特之后的作曲家那里应用地很广泛,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因素,能让人更多感觉到这首音乐的浪漫主义气质。事实上,听完这一乐章,让我最先联想到的不是莫扎特的其他作品,而是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三重奏(Op 3-1),它的阴郁气息甚至有甚于贝多芬的那首同是小调的三重奏。虽然如此,但是发展部仍旧具有莫扎特音乐特有的优雅和灵动。

第二乐章,相对来说平静中庸一些,到了第三乐章,又出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主题,它的灵动性相比第一乐章还多一些,更加具有莫扎特的典型风格。这个主题我也是非常喜欢,钢琴和小提琴交替演奏出这个主题之后,整个乐章基于这个旋律进行发展,又能感觉到一些舒伯特风格,可能是因为它所散发出来的简单但流畅的歌唱性。

这三个乐章,听完之后,会让人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奇妙感觉,我每次听都觉得这首三重奏还没有演奏完,即便Stadler已经在形式上将它变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但是莫扎特式乐思的发展,情绪的升华,Stadler的确是没有能力做到的,假如莫扎特真的能将这首三重奏完成,我觉得它的地位可能不会低于第一号钢琴四重奏。因为,莫扎特的钢琴三重奏,只有在这一首中显著地超越了室内乐沙龙音乐的性质,被赋予了丰富的思想性,不仅值得一听,而且值得研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