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作有两部交响协奏曲,一部是为小提琴和中提琴作的,我已经写过了。另一部是为管乐所作的,就是K297b,但是这部交响协奏曲的真伪却一直没有确定。费菲尔德(Christopher Fifield)说它是莫扎特1778年3月去巴黎的时候为吉尼斯公爵(Count of Guines)的女儿(也是他的学生)写的。吉尼斯公爵当时是法国王宫的宠臣,莫扎特的父亲认为让儿子为这种大人物服务会有很多机会显示他的才华。莫扎特教伯爵女儿长笛,鉴于当时伯爵的显赫,莫扎特很有可能会为她写一部协奏曲。但是坦克(Ulrich Tank,看这名字叫的)则认为如果这部交响协奏曲是这时候由莫扎特写的话,则是为当时四个管乐演奏高手写的。而且,这部协奏曲的还不一定是莫扎特写的。所以,一直以来,虽然它被称作是莫扎特留下来的作品,但是其真伪一直是被怀疑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部作品并没有完成,我们听到的录音都是后人又增补全的。所以我们现在如果听到两个版本的这部音乐觉得完全不一样,千万不要奇怪,可能是这两个版本被不同的人增补过。不仅旋律会不同,连使用的乐器都会不一样,比如一个版本会使用长笛,双簧管,法国号和低音管,但是另一个版本里长笛就变成单簧管了。
以前我听的是玛里纳和霍利格尔等人的版本,中规中矩,很舒服,但是没有太多的感觉。现在我手里拿得的是朱立尼的版本,就是单簧管代替长笛的版本。朱立尼晚年在SONY录制不少音乐,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功成名就,所以完全可以不受制于唱片公司,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录制的作品。他一生录制的莫扎特不多,许多非常有名的莫扎特作品他都没有录,却单单钟爱于这首都不知道是不是莫扎特作品的生僻的协奏曲,我想只能说明朱立尼个人很喜欢这首协奏曲,或者这首协奏曲很符合他晚年的心态。
朱立尼晚年的录音,都有一个特点:慢。他的慢和波姆的慢还不一样,波姆的慢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可能真的就如一般所说的:满是一股学究气。朱立尼的慢更多的散发出一种沉稳,厚重的胸怀,往往还渗透了些许淡薄洒脱的气味。这种风格按理并不适合莫扎特。听惯了经典莫扎特演绎诸如马里纳或者马克拉斯,乍一听朱立尼,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瑀瑀前行的画面不可避免的跃然于我的眼前,一下子真的是感觉索然无味。但是,只要坚持听下去,你就会对这个独特的莫扎特心生敬畏,顶礼膜拜了。我以前最喜欢的莫扎特演奏者是马克拉斯和苏格兰室内乐团的演奏,不仅自己喜欢,而且多次推荐别人去听。马克拉斯对莫扎特的把握是最完美的主流演绎派了,他的风格和马里纳是相似的,都是在室内乐团配置下准确的把握莫扎特的节奏,速度上以轻盈舒适取胜。他的演奏比马里纳要有朝气,虽然乐团编制要更小,但是音乐听起来线条清晰,声部交织严整细密,的确不可多得。马克拉斯在中国人里面知名度不高,但是在欧美一直风行至今。布伦德尔最近录制了两张莫扎特的钢协,他挑剔地找遍了欧美的乐团,最后决定和马克拉斯和苏格兰室内乐团合作,可见马克拉斯的莫扎特多么有影响力。
听完朱立尼,我忽然发现,马克拉斯—这个我以前最推崇的莫扎特专家—的音乐也变成一团急促的音符了。我想这就是继承19世纪指挥传统,被誉为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朱立尼这个老牌指挥家的功力的展示吧。丝毫不露声色,一个音符不紧不慢地跟着另一个音符,这样一点一点地交织而成一条缓缓的小溪,然后是大河,然后是大海…………当我意识到的时候,发现已经完全被这个大海淹没了。其实,大师的功力用来指挥莫扎特可能显地像杀鸡用牛刀。朱立尼最擅长的是布鲁克纳,勃拉姆斯这些浪漫派音乐家,他指挥的莫扎特很少,也常常被爱乐人所忽视。
但是我一直奇怪,为什么朱立尼会选择莫扎特这部早期的甚至都没有写完的音乐作为他晚年的录音呢?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在莫扎特里面他能找到在布鲁克纳,勃拉姆斯那里找不到的东西。秘密就在让我听地几乎哭出来的第二乐章:柔版(Adagio)。在这个乐章里面,单簧管簧管似乎一直是个主角,它的声音被延展地很长,整个乐队也慢地似一首挽歌。每次单簧管朴实浓重的声音贴近耳边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一种深深地回忆的情绪感染,你甚至能够看到一个心灵积淀一生洗净铅华之后剩下的不多但是最宝贵的东西:对生命的妥协和拥抱。我想这种情绪,客观地讲,不应该作为演奏莫扎特(尤其是早期作品)的规范。但是,朱立尼也没有想要去规范地演奏莫扎特,他只是把莫扎特音乐之中最深的东西挖掘出来,最后挖出来的,不仅有莫扎特的,还有他自己的。而这,也永恒地改变了我对莫扎特的看法,也许,这就是大师的魅力,我愿意被他的魅力俘虏。
二零一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