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师,自然会想起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等殿堂级的人物,这些作曲家的音乐也是最被音乐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演绎和诠释,被音乐爱好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聆听的天籁之音,但是这些大师,毕竟也是有一个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即使像莫扎特这样的神童,他的那些音乐也并不都是出自自己的天赋灵感。这些作曲家的伟大,当然不能够否定,但是我们似乎也应该把一些荣耀和敬仰献给那些相对这些大师来说知名度不高,但是对这些大师的事业也无意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的“准大师”们。
比如莫扎特,其实他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也是颇受一些当时作曲家的影响的,对莫扎特影响最大的当属J.C.巴赫,即J.S.巴赫诸多后代中的“伦敦巴赫”。伦敦巴赫是古典主义时期初期的重要人物,他音乐的特点就是将人类的丰富感情注入到了自己的音乐中,因此可以说是巴洛克到古典时期的开创者之一。莫扎特小的时候去过伦敦,因此也结识了伦敦巴赫,莫扎特的早起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几乎就是仿照伦敦巴赫同类音乐创作的,当然即使在这些仿作之中,我们仍旧能够听到莫扎特独特的灵性,但是莫扎特后来的音乐基本沿袭了伦敦巴赫音乐的基本理念:感情至上,即音乐的一切,包括旋律、配器、和声等都是为了传达人类的丰富情感。后来,伦敦巴赫去世的时候,莫扎特专门为了纪念他而写了一首钢琴协奏曲,即第十二号钢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的风格和之前的十一号和之后的十三号都不一样,充满了伦敦巴赫特有的伤感和平静,也和莫扎特早期的第29交响曲遥相呼应,这两首独特的音乐构成了莫扎特所有作曲之中很小众但是无疑是精华的绝唱。
相比伦敦巴赫,从意大利来的法国人凯鲁比尼的命运似乎更加悲惨,这位曾经在巴黎叱诧一时,巴黎音乐学院最著名也是最严格的院长的作品现在几乎没有被公开演奏的机会了,我想除了专门学音乐史的人,怕是不会关注这个意大利人的音乐。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发现凯鲁比尼音乐的价值的,但是无耐他的音乐被制作成的录音实在太少,聆听现场演奏的机会更是不可能有。我只有卡拉扬指挥的《阿纳克里翁》序曲和卡拉斯的《美狄亚》的录音,但是听了这首序曲和歌剧之后,我才发现凯鲁比尼音乐原来就是贝多芬音乐的源头之一。听凯鲁比尼的序曲,如果预先不知道是谁写的,恐怕会让人觉得是哪首新发现的贝多芬作品。从《阿纳克里翁》序曲中我们也能看到音乐史的车轮被凯鲁比尼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部序曲是首非常有张力的交响作品,它的魅力不是来自莫扎特那样的层出不穷的旋律,而是斑斓多姿的色彩变化,这是音乐史从古典时期转移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特征。而《美狄亚》将承自拉莫风格的法国启蒙歌剧传统发展成特有的法国大歌剧传统,这是法国歌剧发展的巅峰,从此之后大歌剧的发展就在法国停滞了,《美狄亚》的大歌剧理念被贝多芬和瓦格纳深入挖掘,形成了称霸19世纪的德国歌剧,而同时期的法国虽然有时刻不忘黑自己老师凯鲁比尼的柏辽慈等人在努力,但是始终超越不了前辈凯鲁比尼,更别说超越贝多芬和瓦格纳。
凯鲁比尼以尖酸刻薄著称,这是他的一则轶事
柏辽慈喜欢黑他的老师凯鲁比尼
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作曲家,他的风格几乎被肖邦全盘抄袭,而且肖邦不像莫扎特和贝多芬不仅仅是受前辈的影响,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更高的风格,而肖邦则是全部抄袭,没有任何发展和超越,此人就是比凯鲁比尼还悲催的胡梅尔。
胡梅尔写了几首钢琴协奏曲,肖邦写了两首,几乎就是照搬前者的作曲风格,结果后人记住了肖邦,忘记了胡梅尔。客观来说,胡梅尔最优秀的两首钢琴协奏曲绝对比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优秀,关键是这是胡梅尔原创的风格。和伦敦巴赫、凯鲁比尼类似,胡梅尔虽然是莫扎特的学生,但是其创作代表了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那种复杂的情绪变化和抒情性,而肖邦的两首钢协,基本是在胡梅尔的基础上原地踏步,没有什么发展。也因为如此,我一直为胡梅尔鸣不平,你说莫扎特名声盖过伦敦巴赫,贝多芬名声盖过凯鲁比尼,都情有可原,但是肖邦这个矫情无比的波兰娘娘腔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就靠他祖国的亡国悲剧和私生活八卦赚足了众人的眼球,所以胡梅尔真是蒙受了千古奇冤。到现在胡梅尔也就那首小号协奏曲还比较著名,但是在我的经验看来,他的大多数音乐都值得一听,其音乐成就绝非肖邦可比的。
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处于音乐史的过渡时期,而他们的创作本身也促进了音乐史的过渡,也许这就是原因所在,毕竟承上启下的作品对于旧的传统来说不能说是创新,而对于新的传统仅仅是探索,自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过严格来说,这些过渡型的大师更值得我们敬仰,如莫扎特、贝多芬那样将一种更个发展到完美的境界的确伟大,但是探索出一种风格同样很伟大,所以以后我要多找找这些人的音乐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