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四首长笛四重奏,莫扎特还谢了两首长笛协奏曲,一首为长笛和管弦乐队写的行板和一首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不难想象,莫扎特为长笛和乐队所写的音乐和他为长笛写的室内乐一样,也都是为交作业而创作出来的。其中,两首长笛协奏曲的委托者和四重奏的委托者是同一个人,都是荷兰的长笛演奏家Ferdinand De Jean,也许莫扎特实在是给这个荷兰人写烦了,原本约定写三首协奏曲的,结果真正完成的只有一首,而第二首其实是莫扎特早先创作的双簧管协奏曲的改变版,第三首莫扎特连改编都懒得改编了,取而代之,莫扎特留下了一首单乐章的行板,音乐史一半认定这是第一长笛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另一个版本。有的人认为这首C大调的行板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委托人对莫扎特所写的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不满意,所以莫扎特只得再写一首,而有的人则认为它是计划中的第三长笛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虽然,第三长笛协奏曲从来就只是个概念,没有被创作出来。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莫扎特唯一一首原创的,完整的长笛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的开头的旋律竟然和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开头的旋律几乎一模一样,让人很难不相信其中有模仿的痕迹,很显然,作为早于小施特劳斯很多年的莫扎特,他不可能模仿后者。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单乐章的行板,不知道有人发现没有,莫扎特其实很喜欢创作单乐章的音乐的,而这些音乐大都是行板或者柔板,研究者一半都认为这些是莫扎特为他的其他完整音乐写的备用乐章。但是莫扎特从来不为他的快乐章写备用音乐,这位淘气的音乐家愿意坐下来为已经有的乐章写另外一个版本,可以想象,他是多么沉醉于自己创作的那个舒缓和柔美的世界。
而和以上的长笛作品不同,从长笛和竖琴协奏曲却看不出互任何不难烦或者莫扎特对长笛的厌恶。尽管长笛和竖琴协奏曲与长笛协奏曲作于同一年(1778),而且皆为莫扎特受委托而写,但是前者的委托人却是一个叫做Guines公爵的贵族,后者是一个业余长笛演奏家,他的女儿会谈竖琴。这个贵族不停地给莫扎特塞钱,希望他能给他和女儿写一首能一展他们演奏技巧的音乐,莫扎特最后也不辱使命,完成了这个使命,虽然,完成地超出了委托人的演奏能力范围。
虽然莫扎耶不喜欢长笛,但是在那个时候,长笛却是一个颇受贵族附庸风雅者欢迎的乐器,可能是因为它便于携带,而音色又甜美动人。我们所熟知的德国腓特烈大帝就是一个很有名的长笛演奏家,而这位吉尼斯公爵估计也是受当时贵族风气的影响,平时也会拿吧长笛四处鼓着腮班子乱吹。而竖琴在莫扎特时代还处于雏形,甚至都还没有进入管弦乐队的编制,这位贵族的女儿竟然能选它作为自己的乐器,在当时算是很时髦和前卫的了。
莫扎特就这样为这么一对喜爱音乐的妇女创作了他仅有的两首完整的交响协奏曲之中的一首(另一首是小提琴和中提琴协奏曲),莫扎特显然是为了迎合当时身处的巴黎的音乐习惯。巴黎人延续了吕利,拉莫时代的音乐风格,追求音乐外形的华丽和色彩,十分热衷于为两件或两件乐器缩写的交响协奏曲,莫扎特的另一个首交响协奏曲也是在巴黎创作的。
不过,莫扎特选择这个题材来为委托他的妇女服务,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办法了,这样只需要写一首音乐就能同时满足两个人的需要,还能让他们妇女同时登台演出,又采取了当时巴黎最流行的音乐题材,怎是一箭N雕,事半功倍。事实上,这位公爵远比那位荷兰人大方,他们给了莫扎特超出了他工作量的报酬,尽管可能他和他的女儿从来就没有演奏过这首交响协奏曲,因为协奏曲中长笛和竖琴的技术要求远远高于这对父女已经有的水平。
而且,很显然,莫扎特并没有专门为竖琴量身定做旋律,事实上,莫扎特在写竖琴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可能是按照钢琴的习惯来写的,因为竖琴部分需要用到的指法在竖琴上进行是非常苦难的,而在钢琴上却很容易;最明显的证据是小拇指基本没有任何用处,而竖琴演奏中小拇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明显是莫扎特脑子里想着钢琴给竖琴谱曲的。当然,这个也无可厚非,毕竟莫扎特面对的也是一个非常崭新的乐器,而他最擅长的还是给钢琴作曲。
除去以上这些琐碎的音乐技术问题,我可以肯定的是这首协奏曲绝对是早期莫扎特的创作之中最伟大的音乐之一,起码对我是如此。那首美丽的小行板,不知道寄托了莫扎特多少的柔情密语。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的音乐是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歌唱的话,莫扎特的音乐则是弥漫着天堂芬芳的心语,尤其是他的慢乐章。在这个小行板的一开始,一个妩媚感伤的主题伴随着弦乐轻轻地浮现出来,放佛是夜空下浮出平静的海面出来感知那片宁静的世界的美人鱼。这个主题贯穿了整个乐章的始终,由长笛作主角,竖琴不时像一粒粒美人鱼掀起的浪珠一样散落在由弦乐编织而成的海面上,也散落在每一个聆听它的人的心中,谁能不为这只孤独而遥远的神秘的天使所沉醉呢?
这首协奏曲的第三乐章虽然名为回旋曲(Rondeau),但是它实际上并不是典型的回旋曲式,而是如音乐评论家们所公认的:拱形结构(Arch),形象地说,它是由A–B–C–D–C–B–(华彩)–A(尾声)八部分组成的,这种建筑式的结构使的这首回旋曲不像莫扎特其他的回旋曲一样流于浅薄,而是充满了活力和朝气,既有形式上的起承转合,又有音型上的前后呼应,还有感情上的跌宕起伏,其音响和感情的效果不亚于变奏曲式的结尾乐章,虽然莫扎特的初衷是让这首音乐在室内乐队之中演奏,但是这首回旋曲依旧让人感受到了气势恢宏的形式和情感张力。
结合上一篇,我们基本知道莫扎特是如何写作业的了。他也像小学生一样,会对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作业十分反感,而且会去敷衍了事,好在,这是一位即使敷衍了事也能敷衍出精品的天才,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长笛音乐,一直演奏到现在。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