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浮雲玉蘭香,懶起朝朝入叢間。
思齋有好平戎事,彬甫激水卻夷蠻。
幾度倥惚任馬由,千載聲名憑誰商?
不聞滄海有神駒,笑作嫦娟去九天。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八日
春色浮雲玉蘭香,懶起朝朝入叢間。
思齋有好平戎事,彬甫激水卻夷蠻。
幾度倥惚任馬由,千載聲名憑誰商?
不聞滄海有神駒,笑作嫦娟去九天。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八日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注意到,在我们生活之中的很多方面,或者遇到的很多事情,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典故,伴随着这个事情,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有时候它们恰恰是因为这些典故才变得被人所关注。正如莫扎特的许多音乐一样,它们总是很他的生活之中的那些有意思的经历联系在了一起,尽管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他的所有音乐背后都有他生活的具体的影子,因为音乐毕竟是心灵的东西,有的人即使是在悲痛万分得情况下也会写出可爱的小曲,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当某些音乐的确有类似的典故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放弃,知道一些这些典故对我们欣赏音乐肯定是没有坏处的。事实上,莫扎特能够和一些有意思的人和事联系起来的音乐其实并不多,这样当我们发现一个时候,[……]
儿娘生子三十年,鸡窝飞出酸凤凰。
三亩薄田一茅屋,父母兄姊皆文盲。
屋顶失修常年漏,一张烙饼等半年。
不学书又不学琴,自幼天堂一水塘。
顽劣怠惰不好学,可玩不过玻璃蛋。
结交狐朋打群架,左偷右摸戏姑娘。
此儿无望母心死,谁知被触高压电。
小命不死已万幸,谁知从此性大变。
喜读无钱只得借,班里名次节节攀。
考个大学叫人大,要多破烂有多烂。
毕业又读法学院,瞧准可在美利坚。
当年哥们多凄凉,有的读博有上班。
可是一个乡下娃,今后乃去律师行。
不仅要当大讼爷,还有佳人共婵娟。
人活三十不容易,措大心里能不酸?[……]
改变真的会使人改变,或者使人变地懒惰,变地不再去记起曾经的一个小小的梦,一句轻轻的诺言,或者一次甜蜜的许愿。它可能使一个勤奋的人变地非常懒惰,它可以使相爱的人忘记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它也可以使怀揣光荣使命的人转瞬间变地老气横秋,无所事事,无所寄托。究竟什么能够让人,让世界发生这样的变化?改变这个词语似乎太过笼统,但是又有谁能够具体地一五一十地告诉我是谁在塑造着这个世界,是谁在让一个人成为最终地如上帝所愿的那个人,是什么让我们看到生命最深处的虚空和幻象?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生命,世界甚至人类,又有什么是真实的呢?真实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它难道仅仅是我们可以触摸,可以感知便和确认的吗?事实上,可以[……]
很久佷久以前的一个夜晚,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木屋里面,一个已经病了很久的渔家女静卧在床上,她年迈的老母亲在一旁侯着,似乎在等一个人来但这人并没有来,所以在打盹.小女孩的双眼微微闭着,仿佛是半掩的纱窗,一不小心就会打开.她已经病了好多天了.在梦境之中,她经常忘记了病痛,忘记了贫穷,在寂静的旷野中奔跑,在飞鸟的鸣叫之中呼喊,但是梦境持续不长,她总是被焦虑所惊扰,总是在呼喊着一个人的名字的时候醒来.她的母亲这时候只好多她说:”好孩子,他还没有来,你先谁吧.”言毕,用右手拂去了她前额的汗珠.
门忽然被悄悄地推开了,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没有去看又睡去的渔家女,而是直接走到了钢琴前面,用手掀开了琴盖[……]
盛衰豈無常,萬物终大歸。
鬱鬱從前樹,如今晚風催。
霄雿天上雪,落地碾成灰。
子孟金縷冠,埋沙不如龜。
鬚髮鮮有白,遊子心已衰。
古時有伯樂,韓風不可追。
人生百年裏,如意幾多歲。
膴仕猶可羨,自恣有新悲。
攸忽無留意,意去采山薇。
蹉跎半世緣,身後名有誰。
毕业后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呢?恐怕只有真正经历过毕业的人才能说得出来。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我就是这么一个毕业了的人,而且还是一毕业就失业了的人。直到毕业才发现我还是很想念那个学校的,似乎不仅仅毕业有这种感觉,当初离开家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好像也是这种感觉,觉得家里早已经呆地很烦了,可是一到学校才发现非常非常地思念家里。人进入了校园,许多原来在家里拥有的感觉就会消失,人踏入了社会,许多原先在校园里面拥有的东西也会消失,我们可能会很怀念这些东西,但是这些感觉的消失本来就是人成长的一部分。难道我们可以不走进学校,不踏入社会吗?当然,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比较难受,尤其是当我重新拾起心爱的莫扎特笔记的时候。[……]
舒伯特第八和第九交响曲已经反复地听过了很多遍了,但是要说感受还只是零零星星的感觉,唯一确定的感觉就是这两部交响曲太复杂了,太独特了,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我完全地迷上了这两部交响曲,但是没有想要去收更多的版本,我想找的是它们的总谱来研读,但是很难找,书店里面没有出售的,不过幸运的是我在图书馆的外文阅览室内找到了日本东海大学出版社的第八交响曲的总谱,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次,我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不听录音就可以读懂总谱。话说回来,研究了总谱之后就会发现西诺波利的处理的确非常优秀,舒伯特的这两部交响曲的主题之间的冲突并不大,但是色彩之间的对比却非常明显,这种对比的效果是通过各种乐器以及同一种乐器的音色[……]
天地一飄渺,自去人雲癡。
佛印有東坡,右堂無知己。
裟衣任我行,乞食猶不恥,
不為斷腸旅,重歸是非地。
莫扎特在他的晚年写下了他生命之中最后的几部重要作品,包括三首普鲁士弦乐四重奏,一首钢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奏鸣曲,魔笛还有安魂曲.在此其间,由于受著名的单簧管演奏者斯塔德勒的高超演奏技巧的启发,他为单簧管写下了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都可以列为作曲家最重要的作品,尤其是两者细腻动人的第二乐章,真实地刻划了莫扎特晚年的心境,它们便是著名的单簧管五重奏和单簧管协奏曲.
有的研究者认为在莫扎特的音乐之中单簧管代表的是爱情,它的音色低沉但却单纯,就象是黄昏时候的阳光一样散发着一种金色的浪漫,也象是夏夜的小雨一样有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莫扎特很喜欢使用这种发明不久的乐器,并且先前在他的其他很多作品之中已经成功[……]
新年甫過,逢奧馬哈大雪,奇冷無比,作此詩。
冬意天地間,白裘贈遠山。
晝短雲如雪,狸眠雀曉寒。
居盧在天池,漢家有陳倉。
遊子雖單衣,他鄉為故鄉。
二零零一年一月
黛松斜风痴,
小池紫石知,
碧水两镜波君裙。
残冬无意,
一土青丝。
霏雨点蓑衣,
云空晓霁,
只嗅春泥。
一朝寒梦皆烟雨,
此花此草叹有期。
那部米洛斯福尔曼的的莫扎特传记片的结尾显示字幕的背景音乐大家还记得吧,钢琴和乐队一起轻轻的奏出了一首浪漫曲,随着这首浪漫曲我们头脑之中似乎还在回响着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那个有血有肉的莫扎特,多么天真,多么清新,而当我们看到莫扎特的遗体被两个粗人扔到了集体坟坑之中,那淋淋的雨水难道不是上帝在代替本来应该由他身边的人来做的哭泣,他的灵魂随着琴声的远去而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当我们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部电影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以我个人而言,当时的感觉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述,所以在这里即使一个暗示什么的词语都写不出来,但是它带来的艺术的真实的巨大的震撼却的确存在着,即使莫扎特的真正结局并不是[……]
秦时路,汉时路,
一路征人人新故,故人踪已无。
山有湖,丘有湖,
两湖青水水云遥,遥望太行土。
小室分分,
碎烟凄凄过须臾.
哪畔零落,
故园浮秋锄。
最是离愁,
怎敌无相诉。
君且去,
只在迟暮,
倚窗盼长路。
聽風聽雨過重陽,
秋草伴花閑。
溪上荷花掩顰羞,
幾片葉,幾寸愁腸。
煢煢獨坐長亭,
又記昨夜夢長。
惜長夢不是人間,
與君共秋千。
太真華清怎敵,
有當時,玉手纖纖。
飛鶯搖曳佳節,
似說孤雲慢。
雨過天涯際,
問月幾多寒。
西樓稍留嫵覷,
玉兔在中天。
飛鶴雲間或遇,
雙雙引頸而去,
佳期如流芳。
人為草木生,
草木何堪憐?
隔千里,
兩相失,
能無怨?
思君不寐,
縱使成灰卻何傷?
人間自古多情,
大江還東流逝,
落霞與蒼山。
太初無分意,
天地自相伴。
有一年的十一长假去王府井玩,正好碰到了外文书店的进口唱片打九折,于是就挑了几张一直想买的CD,其中便有我喜欢的钢琴家肯普夫的莫扎特的三首钢琴协奏曲(K246,488,491)。在我听过的所有的莫扎特的音乐之中,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N23)是我最喜欢的一首了,为此我打破了自己绝不买重复版本的原则,在已经拥有了布伦德尔(目前还不在自己身边),奥康纳的版本前提之下,抱着版本比较的心态买下了肯普夫的录音,这还是我买唱片历史上的第一次。
这首A大调钢琴协奏曲以其温暖无比的音色,自然真挚的感情和略带忧伤的朦胧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我好多次在深夜之中聆听这首钢协,独自享受着那难以言传的美。听古典[……]
自从上一篇完整的笔记完成以来,已经半年多没有再写了,其间其实并不想停止,也还在努力地寻找时间,或者就象音乐家一样,寻找灵感。然而,时间是没有的,我从去年九月到十二月一直在准备LSAT,因为是第二次考,而且第一次考地非常糟糕,所以不敢掉以轻心,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学习上。然而呢,每天脑子里面跳来跳去的都是些证明,加强,反驳,相似,还有一种将上刑场一样的恐惧,这种情况下我能够有写这种休闲文字的灵感才怪呢。12月考完之后,因为感觉异常糟糕,所以虽然时间有了,但是心情依旧不存在。然后知道了成绩,比预期要好一些,勉强进入了所谓的高分行列,当时倒是摩拳擦掌想好好写几篇,都已经决定写双重协奏去了,但是又感上导[……]